第三百一十一章 日本使者(1 / 2)
金江镇三百五十余万民,大致为四十三万七千五百余户,整编十二万大军。
相当于不到四户百姓,就出了一兵。
至于供养士兵,总体上靠的还是大周,以及朝鲜,还有去年的海贸。
战马则是靠大周,朝鲜,以及平时济州岛放马散养。
总体上,大军如果只靠辽民,无论如何也是供养不起十二万脱产战兵的。
就算是如此,还有更多的辽民百姓,主动响应官府的号召,要加入民夫的队伍。
不要钱,不要粮,为大军运转物资。
所以金江镇的军事机器,目前仍然还能运转的开。
朝鲜的五千驻守镇江的朝鲜兵,根据军司的命令,分了一半出去,联合两千余朝鲜国内的士兵。
调到了凤城驻守,准备趁营口的主战场,牵扯蛮族主力的时候,去进攻连山关等险要关卡。
如果因为蛮族抽丁,导致这几地兵力稀少,万一真的被朝鲜兵夺下,那么就可以骚扰辽沉。
能让蛮族大军忧心后路,导致士气低落。
剩余的驻守镇江的朝鲜兵,和原来的朝鲜三部义军,以及其余的朝鲜卫所兵,合计五万兵已到金州。
还有朝鲜源源不断供应的物资,由金州水师负责海运,从汉江入海,直接运到金州的码头,为了这次的战事,金州开放了封闭多年的码头。
这五万朝鲜兵,大多都是前年参加过复州大战的朝鲜兵,和金江军之间熟悉,并不陌生,双方很快的熟络。
各军按照金江镇军司的调度,入营安寨,将领们都到金州,听取平辽侯的指示和命令。
从去年开始准备的军事计划,到了今年的五月份,仍然没有准备完全。
不光锦州军,国内援军,乃至于金江军,也有不少的事情,还需要时间处理。
正好到了播种的季节,这个月更不可能发动战争了。
国内,朝鲜,金江镇,乃至于蛮族,皆农事为重。
不过内地的百姓们纷纷在播种,但是济州岛的海贸却没有受到影响,络绎不绝的船只,每日都有新抵济州岛的。
因为去年的成功,今年的海贸,更多的国家参与了进来,到济州岛采购大周的商品。
驻守朝鲜的日本使者,也赶来了济州岛。
在日本新掌权的德川幕府,对外执行和平的外交手段,也是需要一定的商贸。
不光是对大周派了使者,连朝鲜也派去了使者。
在朝鲜前国主时期,考虑防止日本发生新的倭寇侵犯,哪怕前国主是靠着抗倭登上世子之位,也同意了和日本签署条约。
两国签署了缔结贸易的协约,后世称为己酉条约。
该协定规定,朝鲜朝廷,准许日本幕府,每年以国王使者的名义,派遣两艘船,和对马岛领主派遣的岁遣船二十艘,到朝鲜贸易。
日本使者在釜山建立居住地,被朝鲜人称为日本倭馆。
虽然朝鲜对日本倭馆的日本人,严令不得随意出门,画地为牢,但是也避免不了国内商人和日本使者走私。
双方到加德岛进行贸易,随着岛屿都划给了金江镇,双方的黑市贸易也受到了影响。
但是济州岛的贸易,比起朝鲜的贸易,日本的商人更加喜欢,因此今年再也忍不住,终于到了济州岛采购商品。
唐清安听说了驻守朝鲜的日本使者到了济州岛,派人把他招来。
“如今的幕府将军是谁?”
“德川家光将军。”
日本使者对这位天朝的勋贵,非常的恭敬。
对于朝鲜,大周,乃至他们的敌人蛮族,日本并没有彻底隔绝消息,而是有所耳闻。
他们把蛮族称呼为鞑靼,而不是称为蛮族,并不认为蛮族有资格自称为一个民族。
朝鲜上下都在夸赞唐将军,说此人战无不胜,实乃天下第一名将。
虽然对于朝鲜人的话不可置否,到底还是受到了一些影响,日本的使者,一路来内心忐忑。
“那么我听说过的德川家康阁下,已经不在了吗?”
唐清安知道的更多,不是仍然装作不懂,随意的问道。
“是的,但是德川家光将军的父亲,德川秀忠大御所,仍然和德川家光将军,共同治理日本。”
日本使者见上朝将军对自己的国家很感兴趣,连忙主动的解释。
因为以前的丰臣秀吉发动的对朝鲜战争,导致朝鲜,天朝,还有其他国家对日本警惕心十足。
第一代幕府将军的政治因素,现在的幕府对外一直以和平为主,想要挽回原来的形象。
所以日本使者虽然受够了朝鲜人的狂妄,却也不敢强硬的回应。
现在上朝将军的态度,在日本使者看来,已经是最好的了。
如果对方和朝鲜一般,强硬的语气对他,他也只能忍受。
唐清安又问了许多的事,对日本越发的肯定,虽然很多事情,此人都含湖不清,甚至说谎。
例如此人说日本在幕府将军的治理下,欣欣向荣,天皇到武士都齐心协力。
还有幕府将军家族,也是和睦不已。
这就是骗人的鬼话了。
不论是一国一城令,还是武家诸法度等等,幕府都以削弱各地大名,加强自身统治为出发点。
如此毫无遮掩的举动,无非是各地大名无力抗衡幕府,但是私下的反抗举动仍然是不断的。
至于天皇,更是对幕府不满,两年后甚至被迫退位,日本本国历史记载的是日本朝廷对幕府言听计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