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三章 灵州出塞(1 / 1)
灵州,关外,风沙满天,一支看不见尽头的大军正在缓缓前行. 杨玄感全身披挂,上身兽面连环甲,内里还穿了一层明光铠,头戴凤翅亮银盔,腰间虎皮银带,足下摩云金翅靴,背后是一件天鹅绒的大红披风.手持那把两丈多长的纯钢长槊,只是槊头重新打成了蛇矛的样式,而槊尾也做成了尖刺,可以反手攻击从背后偷袭的敌人. 杨玄感离家前,由大兴城中的兵器大师乌尔善将长槊进行了改造,槊身有两个机关,上面一个按下后,长槊会缩到两米左右,利于陷阵肉搏,下面一个按下后,能从槊尖机关里怒射出六枚透骨钢钉. 杨玄感背上还挎了一把六百斤的铁胎弓,箭袋里五十支长杆狼牙箭,马鞍上还挂了一把重达一百斤的短柄钉头链子锤,用于与马上敌人的近身格斗. 漫天的风沙中,不少士卒被吹得东摇西晃,杨玄感戴着他的纯金面具,摸了摸身下的黑云. 这次出征,连黑云也是全身披挂,甲骑具装:面帘,鸡颈,当胸,马身甲,搭后,寄生,黑云除了四条腿以外,全身都给裹得严严实实,如同一部活动的铁罐头. 杨玄感看了一眼自己身处的这队骑兵,也个个都是甲骑具装的铁甲重骑,只是他们的坐骑远不如黑云来得神骏,马上的骑士们虽然也和自己一样全副武装,战马却未披甲,都在前军的运输大车上放着. 杨玄感离家已经一个多月了,从那晚跟父亲聊完,他就和两个弟弟一起踏上了征途,这二十万大军.除了从大兴里带出的五千骁果铁骑外,都是由关中和陇西各府的郡兵直接集结到灵州的. 其中步军有十七八万,骑兵不过三万左右,战车有一万辆.平时用作运兵器甲仗与粮草的大车.这支大军前后拉开了足有三十多里长.而杨玄感则带领着那五千骁果一起走在整个队伍的最前方. 他这次出征才意识到自己还有个上仪同的官位.可以指挥五千到一万人,雄阔海则做了他的副将.协助他排兵布阵,行军作战. 一个背上插了小旗的传令兵从后面骑马奔了过来,一边飞驰一边在喊:"大帅有令,原地待命!每队留出哨戒.不得有误."杨玄感远远地看到后面走得歪歪扭扭的步兵们听到这话后如逢大赦,一个个原地围成圈坐了下来. 传令兵奔到杨玄感的面前,一拱手:"杨将军,大帅请你到中军帐议事." 杨玄感对着身边的雄阔海说了声:"拜托将军了."一拨马头,黑云四蹄如电,载着杨玄感奔向中军. 中军在整个队伍的中间靠前的位置,杨玄感一路上只见步军们东一堆西一圈.还有人奔向附近的水源找水喝.他奔了不到半柱香的功夫就到了中军帅帐,只见这里已经临时搭起了一个帐蓬,一面高大的帅旗在猎猎的风中飘扬,帐外数百名装备精良.顶盔贯甲的士兵在全神戒备. 杨玄感走进了帐中,发现杨素穿戴整齐,头戴大元帅金盔,身着虎头吞云铠,外罩大红将袍,正襟危坐,不怒自威. 杨素面前的案上放着一盒令箭,左侧身后挂着一张行军地图,而右侧站着一位手持令旗,神色冷峻的执法官.众将已经分列左右了,而站在左首前两个的,却正是长孙晟和王世充,二人都换了一身突厥人的打扮,皮帽羊皮袄,在一众顶盔贯甲的隋军将领中,显得不伦不类. 杨玄感微微一愣,却听到杨素厉声道:"骁果军上仪同杨玄感,为何来迟!" 杨玄感一个激灵,连忙说道:"孩儿一接到传令马上就来了,没有片刻耽误呀." "杨玄感,本帅最后一次警告你,军中无父子,你要再敢乱攀关系,军法伺候!"杨素冷冷的声音中透着一股刺骨的寒意. 杨玄感吓得一下跪倒在地:"末将知错.还请大帅恕罪." 杨素冷冷地"哼"了一声:"念你担任全军先锋,路途稍远,这回暂且饶你一次,若有再犯,二罪并罚!" 杨玄感擦了擦头上冒出的汗水,应了声是,退到了一边. 杨素的脸色稍稍缓和了一些,对着帐中诸将微微一笑:"诸位也都看到了,长孙将军和王将军不远千里,从乞伏泊那里赶来,就是要向大家宣布一个好消息,长孙将军,请吧." 长孙晟向杨素行了个礼,站出列,脸上挂着一丝得意的神情:"十五天前,我东路大军在高仆射,史元帅的指挥下,转战千里,于阴山脚下的乞伏泊大破东-突厥都蓝可汗所部,都蓝可汗本人已经闻风丧胆,大败而逃,整个东部草原的突厥仆从各部,以漠南突厥大头人阿里不哥为首,纷纷来大军中遣使送质请降.东部突厥一战,可谓一战定乾坤!" 此话一出,众将都相顾失色,突厥战力之强,众人都多少交过手,深有体会,虽然知道高熲乃当世帅才,史万岁也是难得的良将,全力一击,应能取胜,但一战就能几乎收伏整个东部突厥部落,还是大大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之外. 杨素的脸上没有任何神情的变化,微微一笑:"长孙将军和王将军这回跟着高仆射立下大功,可喜可贺,请代我和诸.[,!]位将军向高仆射致意,我们西路大军也一定会打败达头,建立功勋的." 长孙晟点了点头,拱手道:"高仆射在派我二人来时,曾特意吩咐过,在杨元帅与突厥交战的期间,我二人暂且留在军中,杨元帅如果有什么吩咐的事情,自当照办." 杨素点了点头:"很好,长孙将军,也亏了你前一段的情报,现在达头可汗的一举一动,都已经在我的掌握之中.按他们现在的行程来算,可能这一两天就会与我军遭遇,二位将军对于这场战事,有何高见" 王世充本欲开口.忽然又想到这是在杨素的军中.他不可能象高熲,史万岁那样充分听取自己的意见.这时候自己新来乍到就贸然建言,可能会适得其反,于是收住了到嘴边的话,默然不语. 杨素看向了右首边第一个的周罗瞭.这次周罗瞭作为整个大军的副将从军,杨素开口道:"周将军,你是南陈名将,依你看,应该如何对付突厥人" 周罗瞭的眉毛微微一动,开口道:"杨元帅,末将一向身居江南.与突厥接触极少,不敢妄言,还是先听听其他将军的意见吧." 杨素点了点头,目光投向了站在右首第二位.一个红面长须,方面大耳的大将,说道:"屈将军,你有何高见" 王世充一眼看过去,倒是有几分眼熟,突然想起来此人就是身为上仪同将军的屈突通,自己上次处理皇甫孝谐官司的时候,曾和任长安令的他弟弟屈突盖打过交道,这兄弟二人长得有七八分相似,难怪自己似曾相识. 屈突盖想了想,说道:"我大军以步兵为主,骑兵不是太多,突厥兵胜在弓强马快,来去如风,但若论列堂堂之阵,与我正面对抗,并非所长,所以末将以为,还是以传统的战法,战车护住两翼,阵前遍布拒马鹿呰,以强弓硬弩射之.待其几次冲锋不成,再以骑兵反击,可获大胜." 杨素又问了几个将军,也多是这个意见,他的脸上仍然看不出任何表情来,一言不发. 这次以车骑将军身份跟随大军出征的刘全眉头微微一皱,上前两步道:"大帅,其实末将一直不太明白,为何我军要远出塞外,在突厥的地界与之决战按说我大军乃是步骑混编部队,夹杂着战车与辎重,依托边关的坚城打防守反击方是上策."
杨素沉声道:"刘将军,本帅没有记错的话,你应该开皇二年就从军了,想必参加过开皇三年那次突厥入寇之战吧." 刘全低下了头,面有愧色:"回大帅,惭愧得紧,那次末将在兰州总管叱列大人麾下,在临洮遇敌,未能取胜." "因何而败" "敌众我寡,以三万步军对阵十余万铁骑,并非我辈不够勇敢."刘全说着,突然解下了甲胄,露出上身,王世充看去,满满当当都是蚯蚓样一条条的刀疤与一个个小洞样的箭孔,让人不忍直视. 刘全指着身前几条最长的刀疤,道:"末将当时给砍了几刀,醒来后才从死人堆里爬了出来.三万兄弟啊,听说生还的还不到五千." 杨素对着刘全问道:"你当年是小兵,可以不考虑为何会输,今天你是将军,能说说敌众我寡的原因吗今天的情况和当年有何不同" 刘全从没考虑过这问题,一下子瞠目结舌:"这……,大帅,末将只知服从指挥听命行事,未曾独当一面过,您所说的,末将实不知." 杨素摇了摇头:"刘全,你从军也有近二十年了,只知上阵厮杀,冲锋陷阵,这兵法战策之事还是毫无长进啊.当年从西边入寇的突厥大军也就是你当面遇上的那十余万人,而我朝自大兴以西,各路兵将加起来不下三十万. 战败的也不止你临洮一处,二十日内,乙弗泊,临洮,武威,安定,天水,各处守军均战败,旬月之内,丧师十余万,后来亏得高人用计,方才不战退敌.败因就在于各地守军被分割成孤立的据点,各自为战,方致以少敌多." 刘全的表情变得很沉痛,似是不愿意回忆那段痛苦的往事,声音里充满了苍凉:"大帅所言甚是,当年叱列大人正是听到突厥入寇安定,率军去救时才在野外遭遇敌军主力." 杨素点了点头:"正是,我大隋是步骑混合,步军为主,机动力上远远比不上突厥大军,他们十几万铁骑,来去如风,专门捡我几千里防线上薄弱之处打击,所谓万里长城万里空,就是这意思." 杨素的声音在大帐中回荡着,王世充和众将一样,竖着耳朵仔细地听:"若我军其他据点的守军闻讯支援.一旦离开坚固设防的城池,就会遭遇刘全当年的结果,被敌大批主力骑兵围攻. 缺乏战车与骑兵的步军在野外被胡骑来回冲杀,打也打不过.逃也逃不了.这就是当年我朝损失惨重的根本原因." 杨素的目光再次落在了刘全身上:"刘全.你还想坚持当年的守城打法,把历史再重演一次吗" 刘全早已经满脸是汗.低声道:"末将惭愧."一拱手,他退回了原来的位置. 杨素环顾了帐内,沉声道:"破突厥之策,当效法汉破匈.[,!]奴之法.刚才刘全所说的据城力战是下策,还有上中二策可选." 众将不约而同地拱手行了个军礼,连甲片晃动的声音都出奇地一致:"愿闻大帅高见."王世充的心里也是这样想的,这次在东线还是靠了传统的战车结阵战法,诱敌来攻,但看起来杨素要选的是主动出击的打法,他一下子想听听这位当世名将的选择. 杨素虎目圆睁.眸子里神光大盛,从众将的脸上一一扫过:"中策乃效法汉车骑大将军卫青,以步骑混编部队正面迎敌,弓弩手在前.长枪手居中,战车列于阵前防止敌骑兵突击,骑兵为辅,列于阵中,用作决战时反冲击以及追击逃敌." 众将面露喜色,显然这种打法非常合大家的胃口.王世充有些失望,这和刚才屈突通的选择是完全一样的,了无新意. 杨素继续说道:"至于这上策,则是学汉骠骑大将军霍去病,精选骠骑,一人双马,轻装迂回,直捣敌军巢穴,毁其营地,杀其老弱,断其给养,并在其必经之路的水源中下毒,待其主力回师来救时,以逸待劳,可获全胜." 众将闻之皆面有难色,一共就三万多战马,还要一人双骑,这一万多骑兵要是路上没有向导,碰上了突厥的主力,只怕是有去无回. 但既然杨素说到这是上策,无人敢直接出言否定. 杨素的目光最后落在了王世充的脸上,定住不动,寒光一闪而没. 王世充没有一点开口的意思,还是低下了头.杨素的眼神中掠过了一丝失望,开口问道:"诸公可有高见都可畅所欲言.今天乃是军议,想到什么都可以说." 杨玄感咬了咬牙,他明白刚才的意思,但自己实在没有指挥全骑兵部队万里奔袭的经历,古代兵书上那些名将们辉煌的背后是无数失败者的白骨. 但他又想到了霍去病,出征前杨素的那句"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话一直在他耳边回荡,他一下子热血沸腾起来,于是挺身出列,朗声道:"末将愿选上策,亲率精骑突袭敌巢." 众将一看是他,赞赏,不屑,惋惜的表情俱有之. 杨素一点也不意外,沉声问道:"你知道达头可汗的巢穴在哪里吗" 杨玄感一下愣住了,想了想,道:"这需要侦骑斥候的打探,那达头可汗虽是出自西突厥,不远万里而来,但总会有屯粮之所吧." 杨素叹了口气,摇摇头,对着杨玄感轻轻摆了摆手:"你且退下!年轻人有血气之勇是好事,但兵凶战危,这不是你一个人生死的事. 没有可靠的情报,不作周密的计划,甚至没有行军的向导与路线,一旦有个闪失,不但这万余健儿片甲不还,失去了骑兵掩护的十几万大军也只能被动挨打,岂可儿戏" 杨玄感心中惭愧万分,自己只凭一时热血上冲便出来请缨,确实没有起码的情报和计划,杨素这番话如一盆冷水当头浇下,也让他清醒了许多,于是拱手而退. 杨素继续问道:"诸公还有何高见尽可明言." 众将有了杨玄感的先例,皆闭口不言. 杨素叹了口气,道:"那今日议事先到此为止,大家回去后这一两天想想破敌良策,还请各位要随时作好与敌遭遇的准备,到时候需仰仗诸公的努力." 王世充跟着众将一起拱手道:"诺!" 走出大帐之后,王世充和长孙晟走到了一处无人的高地,长孙晟长叹一声:"行满,看起来越国公没把我们当自已人啊." 王世充微微一笑:"你我一直跟随着高仆射,越国公现在和高仆射又是这关系,不对我们心生防范才叫奇怪,长孙将军,你是不是不看好此战的前景" 长孙晟摇了摇头:"不,以越国公的能力,正面打败达头可汗,不成问题,但我觉得不太可能象高仆射那样,一战而定西突厥,如果不能在此战中击毙或者俘虏达头可汗,他只要跑了,还会再回来的,西域富庶,只要达头可汗跑回去,很快就会拉起一支大军的." 这时远处似有奔雷之声.长孙晟与王世充停止了交谈,看着前方,透过漫天的沙尘,隐隐能见一条黑气从天边缓缓地向这里移来.长孙晟脸色一变,跳下马来,伏耳于地. 王世充等其起身后,急切地问道:"怎样" ps:感谢网友夕树枫等人的月票支持,感谢网友千里马0208的打赏鼓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