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五章 邪方:土司制度(1 / 1)
“将大理纳入大宋的统治?” 曾布此言一出,一众宋将都纷纷默然。 他们都是军人,让他们领兵打仗还行,若是让他们治理地方恐怕就要为难他们了,不过他们亲自征服大理,对此地最为熟悉,也有权利提出意见让以供远在几千里之外的朝堂百官参考。 种朴却自信道:“以末将看,想要彻底将大理纳入大宋,不如效仿吐蕃之策,均分各部的土地财产给西南蛮夷,如此一来,足以让大理如同吐蕃一般归心。” 曾布微微一动,如今吐蕃经过解放农奴之策,大部分农奴都对大宋归心,西路军离去之后,吐蕃一片安定,而且西路军一路上的粮草就是吐蕃供应,此策居功至伟。 “大理不同于吐蕃,吐蕃的农奴地位极其低下,生活极为困苦,大宋解放农奴让其吃饱穿暖,就能对大宋感恩戴德,更别说还有吐蕃佛家相助,最终让吐蕃彻底归心;而大理则不然,其气候温暖湿润,林莽联绵,物产丰富,哪怕是普通人进入林莽就能得以存活,西南各族百姓的生活并不艰难,大宋推行解放农奴之策,恐怕事倍功半,依旧不能让大理百姓归心。”曾布最终否定这一提议道。 一来,大理的形势和吐蕃不同,大理气候温暖、地形复杂,各部都藏于林莽山洞之中,若是使用解放农奴此策,定然会让西南各部反抗,藏入林莽之中,四处袭扰宋军,让原本平定的大理再起波澜,根本不利于大宋对大理之地的统治。 更别说解放农奴乃是范正之策,曾布自然不愿意让范正再立功劳。 “范太丞认为呢?”曾布向范正试探道。 然而出乎曾布意料的是,范正竟然拱手配合道:“枢密使大人所言甚是,医家讲究一人一方,大理和吐蕃形式不同,自然不能使用同样的医方,使用吐蕃的方法治理大理,虽然可以成功,但是却事倍功半,此乃下策也。” 看到范正如此配合,甚至称解放农奴之策用在大理乃是下策,不禁让曾布有些意外。 曾布这才得意道:“以本官看,经过西南各部的烧杀劫掠,整个大理人口损失惨重,而大理之地气候合适,乃是上好的宝地,不如大量移民宋人前来大理之地,再让朝廷派遣流官治理大理各地,如此一来,既能解决朝中的冗官之弊,又能彻底将大理彻底纳入大宋统治。” 曾布同样也有敏锐的眼光,大理之地的物产太丰富了,就算在大理推行解放农奴,那也是惠及大理各族,还不如将好处送给大宋百姓,只要大理之地宋人占据了多数,大宋派遣流官自然也会心向大宋,那这片土地必将彻底对大宋归心。 一众宋将恭维道:“枢密使大人英明,此乃良策也。” 曾布颇为自得道:“本官也是偶然所得,具体如何实行还需朝廷批准,不过范太丞素来有邪医之称,不若诊断一番本官此方如何” 曾布心中得意,他又岂能不知道,范正利用西南各部,在西南之地犯下了大量的杀戮,造成大片的空白区域,就是为了日后移民宋人打下基础,如今他率先提出此策,正好为他做了嫁衣。 范正闻言眉头一皱,不动声色拱手道:“枢密使大人缪赞了,移民宋人,朝廷派遣流官治理大理,既能保证大理归心,又能避免大理再次动乱,此乃上策也。” “上策!” 曾布亲口听到范正称其策为上策,不由心中得意。 他素来知道范正出方喜欢用上中下三策出方,其三策虽然皆有可行,然而上策却是最佳选择。 曾布进一步相逼道:“范太丞莫要谦虚,如今种将军和本官都已经提出了治理大理之策,范太丞统领西路军,若没有提出治理大理之策,恐怕说不过去吧!” 曾布自然不会如此轻松放过范正,他自认为已经将范正的邪方琢磨透,提前据为己有,如今让范正仓促之间,让其想出上奏给朝廷的策略,定然会黯然失色,这一次,终究会让他赢了一局。 范正以退为进道:“有枢密使大人的上策,下官就不班门弄斧了。” 曾布摇了摇头道:“天下谁人不知,范太丞的邪方金身不破,此次攻打大理,两次斡腹之谋运用的神乎其神,让本官佩服不已,若是有邪方能够一劳永逸,尽管道来,本官一并送回开封让官家定夺。” 曾布今日是铁了心要范正再出一方,他自认为找到了治理大理之策的最佳方法,无论范正所出何方,只能沦为他的陪衬。 范正眉头一皱,状似无奈道:“下官一路东来,发现无论是西南夷还是滇东三十六部皆生活在林莽之中,再加上西南之地有十万大山,所谓地无三里平,天无三日晴,朝廷想要派遣流官治理可谓极为艰难,以范某看,不如根据西南各部部落众多,各部一盘散沙的局面,让朝廷封各部首领为土司,世代世袭为官,管辖其族人,定然能够让西南各部归心,更能够让大理甚至整个西南之地稳定,还能为日后进攻蒲甘国,打通西洋出海口提供兵员。” “封各部族长为土司,让其世代世袭?” 范正此策一出,顿时引来了一众宋将的侧目。 土司就是土官,用更通俗易通的话就是土皇帝。 要知道无论是种朴的下策还是曾布的上策,都是一劳永逸的解决大理,让大理彻底归心,而范正提出封各部族长为土司,让其世代世袭,岂不是保留了西南各部自主权,犹如在大宋境内安插一个个独立的王国,甚至日后有哪一部做大之后,或者等到朝廷虚弱之后,定然会背叛大宋。 曾布听到范正的方法,顿时不忧反喜,当众哈哈一笑道:“范太丞的方法虽然思虑不足,不过也是一道安定西南的良方,当为中策!” “中策?” 种朴闻言嘴角一抽,这哪里是中策,甚至连他的下策都不如,此法推行,注定让西南各部尾大不掉,只能给后人留下一大堆麻烦,还不如趁此机会一劳永逸,彻底解决西南弊端。 种朴不明白能够想出解放农奴的吐蕃之策的邪医范正,为何会提出如此漏洞百出的对策,然而他将余光扫过的嘴角掩饰不住喜悦的曾布,顿时若有所思。
“官大一级压死人,就连赫赫有名的邪医范正,恐怕也难以避免。” “范太丞在藏拙!或许他知道自己的方法会被弃用,故意如此说罢了!” 种朴和姚雄对视一眼随即避开。 如今三军汇合,枢密使曾布官位最大,大权在握,就连邪医范正被曾布抢了良策,只能忍气吞声,而他们乃是备受文臣打压的武将只能保持沉默。 “好!来人,将种将军、范太丞以及本官的三策,连同平定大理的捷报一起送到开封,向官家报捷!”曾布大手一挥道。 “报捷!” 顿时,巨大的喜悦冲淡了刚刚的一点点不愉快,他们已经攻克了大理城,灭掉了大理国,此捷报传回开封城,他们定然皆有封赏、从此飞黄腾达。 当下,曾布立即派遣人马,前往开封城报捷。 ………………………… 回到东路军的大营内,一直跟随范正的杨邦乂恨恨的说道:“堂堂枢密使未免太过于霸道了,竟然强抢下属功劳。” 种朴沿用吐蕃旧策的下策很显然通不过,范正的中策有很严重的后遗症,恐怕朝廷会毫不犹豫的同意曾布的上策。 而这上策的功劳本就是范正提早布局的,甚至早就和他谈过,杨邦乂对此早有耳闻,如今却被曾布抢了过去。 范正不以为然的摆摆手道:“无妨,所谓上中下三策,不过是我等的建议罢了,具体采纳哪一种,还需要朝廷定夺,万一满朝大臣都认为中策合适呢?” 杨邦乂微微一怔,若是其他人如此说,他或许认为是自我安慰,然而范正所做出的出人意料的事情太多了,莫非此事另有转机。 范正心中冷笑,土司制度可是在西南盛行几百年被历朝历代所采用,自然有其合理之处,更别说如今大宋对大理仅仅是初步掌控,自然不会动用西南各部,只能加以笼络,土司制度注定是最合适的制度,他不相信朝堂众臣看不到这一点。 “传令,让西南各部族长前来商议要事!”范正大手一挥道。 如今大理战事已经结束,正如曾布所猜忌的那般,范正同样也有担忧,十七万西南悍匪在宋军周围,哪怕是其一盘散沙也是一股巨大的威胁。 如果宋军和西南各部产生了冲突,恐怕会造成无法弥补的祸患,既然如此,不如让各部率领人马返回各部,也能皆大欢喜。 传令兵离去之后,很快,一众族长纷纷闻讯而来。 “我等见过范太丞!” 一众族长忐忑的看着范正,如今大理已经被宋军控制,他们已经失去了价值,所谓狡兔尽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的道理,他们也是懂得。 范正环视一众族长,开门见山道:“之前诸位想要离开,一方面粮草不足,另一方面则是高氏未灭,范某这才极力挽留,而如今大理城已破,高氏父子已经伏诛,范某自然不好意思再耽误诸位的归程,从现在起,各位可以筹备粮草准备返程了。” “多谢范太丞!” 滇东三十六部和西南夷各部族长都纷纷大喜,要知道在东路军时,西南各部可是占据人数优势,而且宋军、西南夷、以及滇东三十六部三足鼎立状态,各部的安全自然无忧,再加上范正带着他们攻无不克战无不胜,自然拧成一股绳。 而如今他们攻破了大理城,近十万精锐宋军突入大理城,一下子打破了东路军三足鼎立的局面,让宋军的力量占据了绝对优势,这让西南各部感到不安。 再加上刚刚进城的曾布颇为强势,和他们亲近的邪医范正处于下风,他们更有离开的想法。 而当他们从范正口中听到可以撤离的好消息,不禁喜出望外。 “多谢范太丞!” 西南各部感激道,他们此行跟随邪医范正西征,可谓是播种满满,而且风险极小,让他们满载而归。 “可是我等足足有十七万人之多,粮草之事还请范太丞多多费心!”杨昌春小心翼翼道。 他们刚刚攻破大理城,就被曾布率领宋军赶了出来,粮草基本上都在大理城内,他们所获无几。 “当然,我等不会让范太丞白帮忙!定然会重金感谢。”宋万章也配合道。 当初出征的时候,就曾经约定劫掠归各部所有,但是需要粮草自备,如今各部缺少粮草,自然会如同之前一样,向东路军购买。 范正点头道:“此乃小事,尔等听从安排,距离较远的西南各部率先离开,滇东三十六部随后,各族之间不得发生争斗,我会在大理城为诸位筹集一部分粮草,本官曾经的下属樊三明在鄯阐府为诸位准备好的粮草,足以让尔等安全回到各自部落。” 范正安排樊三明负责一部分粮草大有深意,樊三明代表的是商部,其所准备的粮草,自然也并非免费赠送,而是需要各部购买,同时也可以让樊三明和西南各部熟络,为下一步交易打下基础。 “多谢范太丞相助!” 西南各族族长纷纷感激道。 如今大宋占据大理已成定局,他们自然不愿意再生事端得罪邪医范正,尤其是一众小部落,更是对范正感激涕零,他们人少势弱,若是大部落强行劫掠他们,他们定然保不住手中的钱财,如今有邪医范正出言相护,足以让他们安全的回到部落。 当下,西南各部开始收拾行囊,最远的播州杨氏搜集粮草率先出发,越过龙尾关向东而去。 看到宋军并没有阻拦,各部这才放心下来,开始陆陆续续的撤退。 与此同时,西南各部撤退的时候,一道八百里加急冲出林莽穿越益州,随即马不停蹄的以八百里加急的速度,一路疾驰,所到之处一片沸腾,短短的八天时间,传令兵便赶到了开封城。 “西南大捷,大理国灭!” 传令兵一边高呼,一边疾驰而入开封城西城门,整个开封城再一次沸腾!人人欢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