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喷子也喷不动了(1 / 1)
不管是因为从众心态,想看热闹,还是真对《且听风吟》抱有兴趣,想一睹为快,总之来势汹汹的读者们很快就把东京各大书店的《群像》哄抢一空。 并不是纯文学受众的人也在目睹了这种盛况后纷纷加入到抢购《群像》月刊的队伍当中。 参照上月的销量,4月15日发售的《群像》印了一共约2万册,没曾想还未到晚间就被抢完了。 各大书店立即打电话给讲谈社本部,希望第二波《群像》能尽快到货。 于是村松友视急匆匆跑去找了发行部部长,要求马上加印,千万别在发售期产生中空阶段。 而第一波哄抢后,幸运买到了《群像》的读者则在回家路上就迫不及待的打开了它,直接跳过前面连载的其他小说,将目光锁定在那篇获得第38回群像新人文学赏的《且听风吟》上! 下班放学高峰期,东京市内通往各个区域的地铁上,随便找一节车厢,都能看到手捧《群像》,正痴迷阅读《且听风吟》的读者。 或老或少,有男有女,无一不沉浸在北川秀编织的全新小说世界里。 东京の地下鉄,丸之内线。 结束了一天苦逼课程的蛇喰丽站在车厢内,一手拉着保持身体平衡的牵引杆,一手提着包梦子最爱吃的盐濑总本家的薯蕷馒头,正准备往足立区的梦子家赶。 原本今天是不打算去梦子家开学习会的,但上午和下午都没能抢到《群像》,她只好寄希望于请了假的梦子能抢到一本,可以让她今晚就痛快的看完《且听风吟》! 她实在太想知道那名左手只有四根手指的女孩,她最后的结局究竟是什么了。 就在这时,同车厢一名正在看《群像》的少女忽然露出一个呆滞的表情,随后缓缓张大嘴巴,满脸的难以置信。 “这个结局...这是什么感觉?从来没有过,就像是春天的晚风吹拂在脸颊的同时,冰冷的雪粒也哗啦啦拍打在了我的身上一样。” 少女捧着《群像》,眼神都快失焦了。 这篇小说对长期以来一直不停看着各种繁琐冗长,又枯燥烦闷的纯文学作品的她而言,就像是濒死之人被注入了一剂强心针,身体与灵魂一下子活了过来! 原来纯文学小说也可以写青春恋爱故事! 不是非要写沉重的剧情才能打动人心。 原来语言简洁凝练一样可以传递人的情绪,还更能触动心弦! “这真的是一名纯新人作家写的作品吗?”有人惊声低呼,难以置信的把手里的《群像》翻来覆去。 他怀疑这是某位大佬的马甲,却始终想不到哪位文学界的泰山北斗是这种新颖的文风。 “该死,为什么结局会是这样的啊,明明他们都已经要在一...呜呜呜~” “闭嘴!差点就被你这混蛋给剧透了!抢到《群像》了不起啊?再敢说下去,信不信我揍死你!” “坏了,我之前还特意写了信寄给讲谈社,里面全是怒喷北川老师的狂妄之言,能不能把信还给我啊!” “我现在宣布,北川老师获得新人赏当之无愧,什么乙武洋匡呕心沥血所写的《残疫》,我不信还能有比《且听风吟》更好看的中篇小说!” 从车厢里诸多读者的窃窃私语中,就能感受到《且听风吟》彻底颠覆了他们对纯文学的认知! 一旁注视着这一切的蛇喰丽心里更痒了,好几次甚至想开口直接问那几名读者借阅手里的《群像》。 但她还是忍住了,因为下一站就到梦子家了。 当地铁到站后,蛇喰丽立即迈开两条大长腿,以恐怖的速度直冲好友的出租屋,边跑心里还边祈祷梦子一定要买到《群像》! ...... 同一时间,早早下班回到家的森哲太郎端着一杯速溶咖啡来到了书房,从背包里掏出了一本1995年4月号的《群像》。 听说《群像》今天卖得断销了,运气不好的读者只能干等到明天上午再去书店蹲点抢购。 幸好因自身职业的特殊性,他顺利通过内部关系抢到了一本。 森哲太郎是一名纯文学评论家,主要工作是在报纸和杂志上评论纯文学小说,同时发表一些个人的专业化见解,以方便读者确定要不要购买那些小说的实体版。 这份工作在当下日本文坛十分吃香。 因为此时的日本还处于通讯匮乏的年代,人们了解信息主要通过报纸、杂志等纸媒,像他这样的评论家能在无形中左右许多人的想法。 一旦某部纯文学小说被评论家们怒喷,它的实体版销量一定会非常差。 因此各大报刊杂志还会推出自己的文学评论奖,以此在一定程度上掌控文学评论家这个特殊群体。 许多文学评论奖的分量并不比正统的文学奖低,譬如《群像》就有与群像新人赏同级别的群像评论奖,一年一评,于年中颁奖。 顶级文学评论家的收入甚至比部分知名作家还高。 而每年的五大新人赏出炉后,编辑部都会寄一份当期杂志给那些顶级评论家,希望这些评论界的大佬们能盛赞一番他们的获奖作品,以此进一步提高作品的知名度。 当然,森哲太郎在文学评论界默默无名,远没到能让编辑部寄杂志给他的地步。 而他这样的不知名文学评论家要想播种关注和人气,一般会走另一条哗众取宠的路线——怒喷各大奖项获奖作品,以此迅速吸引大众眼球。 反正鸡蛋里挑骨头总能挑出一些问题,就算喷得毫无逻辑,颁发奖项的报刊杂志也只能打落牙齿往肚子吞。 若是官方敢下场和他们这种评论家对喷,他们会立即祭出“文学评论言论自由”的大旗:“怎么?你难道敢说你家获奖作品就没有一点瑕疵吗?就容不得一点负面评价吗?是想扼杀评论家们的发言权吗?难不成是想恶意操纵大众评论吗?” 这一套组合拳下去,任何官方都吃不下。 这次群像新人赏早早就闹出了各种争议,现在听说还把奖项直接颁发给了一名纯白纸新人作家。
这不正是天赐良机吗? 看我怎么把它往死里喷! 森哲太郎摩拳擦掌,喝了一大口咖啡后立即翻开了面前的《群像》。 不得不说,五大纯文学杂志里,《群像》的美术设计确实独一档,看起来更像是一本时尚杂志。 直接翻到刊登了《且听风吟》的板块。 前言介绍了此次群像新人赏的评选全流程。 这一块内容里还包含了评委们的长评,普通读者一般会直接略过去看后面的正文,但评论家们不会。 因为从这儿起,他就可以找切入点开始怒喷了。 “这次的三十二名评委里竟然有七名是来自文学界的泰山北斗,居然还有竹内治这個‘古板教授’,讲谈社是真花了血本啊。” 森哲太郎扫了眼评委会名单,嘴角微微上翘, “看来《群像》销量下滑很严重,不得不寄希望于这次的新人赏来拉回人气。呵呵,可笑,看我怎么把你们的心血粉碎!” 往后就是三轮评选的详细流程。 当看到第二步的打分阶段时,《且听风吟》竟然拿到了平均97.2的高分,他嘴角都快裂开了。 开什么玩笑! 他记得历年群像新人赏获奖作品拿到过的最高分好像是88.4分吧? 那部作品,没记错的话,应该是大岛光的《我于过去中死亡》,当时面世后,一度被誉为50年来最优秀的新人新作。 而大岛光也不负众望,于去年摘得年度最畅销作家的桂冠,成了现在《群像》的当家顶梁柱。 现在突然冒出一篇小说,一下子把最高分记录提高了近10分! 《群像》是玩商业运作玩疯了吧? 森哲太郎拿起钢笔,立即在速写本上写下了对这个分数的评语:97.2分,意味着它可能拿到了不止一个满分。从各类文学奖诞生至今,我还从未见过有评委愿意给一部作品打满分,这种行为明显就是对读者的不负责。 试问,若是一部作品能达到满分,岂不是代表它进无可进? 文学是一个在随着时代进步而不断进化的东西,谁的作品都不该被打满分! 发泄完毕,森哲太郎继续往下看。 后面就是评委们对《且听风吟》的千字长评。 村松友视:“...描写很有真实感,但有时又像通过鱼眼镜头、薄膜或显微镜的镜头看东西一样,有奇妙的变形味道,是一种前所未有的阅读体验...” 安原显:“主人公到底是怎样的男性?读后的印象非常淡薄。空白是可以的,但要给读者留白才行。读完小说,我只有在游乐园乘游览车的印象。” 竹内治:“将漫长岁月中的事物浓缩成简短的故事,这一手法在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中发挥了效力。而在《且听风吟》里,我看到了类似的技法,但更为出色的是,他还融入了时空扭曲、荒诞虚构等魔幻现实类的写作手法...” “搞什么东西?三十二位评委里只有一个不喜欢这篇小说吗?而且还是《群像》的副主编。怎么看都像是为了凑一个差评而写出来的。” 森哲太郎挠了挠头,按照他以往的经历,若这篇小说有商业运作痕迹,为了自己的名声,那些特邀评委虽然不会在打分阶段给低分,但在后面的自由长评里一定毫不留情。 就算不给差评,至少也是个中评。 以此隐晦的表达自己的真实看法。 问题是,这些泰山北斗给《且听风吟》的长评,好评程度甚至高于《群像》编辑部的内部编辑! 这出倒反天罡是怎么回事? 森哲太郎百思不得其解,只好将目光投向正文。 然后没多久,他就沦陷了。 几乎是一口气从开头一路看到了结局。 翻到最后一页,戛然而止时,森哲太郎明显感觉到有一种怅然若失的情绪在心底蔓延。 好孤独,又好治愈啊。 看完后,他才发现速写本上依旧只有最初的那句评语。 整个过程中,他都在忘我的看小说,完全忘记了自己的本职工作。 这还是第一次。 以往都会逐字逐句找能喷的点,可这篇小说...... 实在要说有什么缺点的话,大概是只有4万6千字的篇幅,太短了! 明明感觉他可以写更多啊。 为什么就停了呢? 森哲太郎懊恼的靠在座椅上,脑海里乱糟糟的。 原本这个时候,他该开始酝酿情绪,想想怎么喷才能吸引读者们的视野。 可现在,他的脑子里只有一个疑问:且听风吟,风到底说了什么? 森哲太郎忽然想起什么,马上坐直,往后一翻,果然有原作者北川秀的获奖感言。 “要说我为什么想写小说,好像是一次回家时被女友的闺蜜狠狠指责了一番。看到为我默默付出一切的女友,闺蜜的话就好像被打飞的棒球般狠击在了我的脑袋上,让我脑袋里突然冒出一个念头:写小说!” “该死,一部足以问鼎日本文坛的小说的诞生,怎么会是这么潦草的原因啊!” 森哲太郎哭笑不得,这位北川老师还真和小说里的“我”一样随性率真,挺接地气的。 还有那个不知名的女友闺蜜,喂,你知道吗? 就是你的一番指责,让日本文坛诞生出了一名足以载入史册的纯文学作家啊! 还真是......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森哲太郎将剩下的咖啡一口饮尽,果断把速写本上的那句幼稚评语给划掉了。 就这一次吧,和那些主流评论家们一样,把赞美的词语不留余地的奉献给它。 它值得这些称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