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1 赝品(1 / 1)
不明不清翊坤宫之变321赝品“胡布政,高某是何人与此案并无干系,此间乃是朝会,请自重!”当着文武百官被辱骂人品,高攀龙的脸上一阵阵发烫。 但他没有解释也没恼羞成怒,还是就事论事,并隐晦的提醒对方注意朝会纪律,别因小失大被皇帝抓到把柄,不等搬倒袁可立就先锒铛入狱了。 “……陛下,臣还有人证物证,请准许安南使节当面呈献!” 官风清廉并不一定意味着不懂人情世故,恰恰相反,如果能在不短的仕途中既维护了个人名声又不被同僚嫉恨还可以步步高升,应该比大多数官员更懂得进退。 听了高攀龙的回答,胡桂芳的情绪马上有所收敛,伸手正了正乌纱帽,又理了理胡须,再次直面皇帝的方向提出了新请求。 今日在朝会上突然发难并不是临时起意,该做的准备已经事无巨细,其中就包括皇帝撒泼打滚耍赖不承认的应对之策。仅凭衣着打扮无法确定身份是吧,那好,咱还有人证和物证,敢不敢当面对质! “王安!” “奴婢在……” “亲率锦衣卫与六部尚书一起去把安南使节及其所携之物一丝不差的带到朕面前,任何人不得与其交谈盘查!” “奴婢遵旨……诸位尚书,请跟老奴来吧。” 王安领旨下了丹陛,冲着六部尚书一抱拳,面无表情的走在前面。六位大明顶尖高官不管乐意不乐意也得跟在后面亦步亦趋,心里怎么想不得而知,但今日之事的结果已经有了答案,四个字,凶多吉少。 皇帝既然敢当着满朝文武一丝包庇的意思都不表露,那袁可立与胡桂芳之间必须得有一个人彻底倒台。到底是谁呢?就看安南使节的人证物证是否辩无可辩了。 长话短说,安南使节一共三人,一正两副,其中一位副使当天就在清化城,不光看到了黑衣人,还与其亲口讲过话。 同时还携带着三件物证,一件是乌龟壳般的半身盔甲,一件是三尺多长的火铳,最后一件最能说明问题,居然是个铜制腰牌,上书海军陆战卫千户及其名字。 “张然,带六部尚书去养心殿、御马监,取同样的盔甲、火铳和腰牌存样过来!”仔细听完了安南使节的哭诉,又亲眼看过了三件物证,皇帝依旧没表态,而是再次让六部尚书当跑腿的。 虽然这两个地方距离奉天门不太远,步行来回也得小半个时辰。六位尚书自然不敢迈着方步溜达,赶上张然又是位天天和勇士营操练的带刀内侍,迈开大步必须得小跑着才能赶上。 待返回奉天门前时,六位尚书已经满头大汗,气喘吁吁,连发髻都乱了。总算是把一件半身盔甲、一支火铳、一块海军千户腰牌安全护送到位,端端正正摆在丹陛之下,与安南使节的物证并排。 “内阁大学士与六部九卿,魏国公、定国公、英国公、成国公,司礼监掌印王安,代百官上前比对,孰对孰错自有公论。”
皇帝并没走近查看,而是轻轻挥了挥手,点了品阶最高的几位文官和勋贵出班。这个安排绝对公平公正,不偏不倚,名单里包含了各方势力,谁也无法左右其他人。 “回禀陛下,臣等四人已仔细勘对过,安南使节所呈证物与我朝海军装备形似而神不同,更无工匠签押和编号。”四位国公爵位最高,自然要先看,也要先发表看法。 “回禀陛下,臣等已勘验完毕,虽不明就里,仅凭肉眼也可分辨真伪。安南使节呈献证物做工粗糙、质地拙劣,与我朝出产谬之千里。” 然后就是内阁大学士与六部九卿,他们虽然不太懂盔甲武器却看得最仔细也最慢,好半天才有了统一意见,由内阁首辅叶向高代表发言。 “张然,你去向百官说明区别!” 看着有人释然有人忧愁的场面,洪涛还不打算开场。好不容易挖的坑,虽然跳进来的人并不如意,也得充分利用一下好好抽抽某些人脸,别次次跌倒次次不长教训。 “奴婢不才,奉万岁爷旨意为百官讲解,诸位要听清,尤其是胡布政,以后万万不要再被外人哄弄喽。” 和一向老成持重的王安比起来,御马监掌印张然就要嚣张多了,连走路姿势也有点欠揍的样子,对文武百官更是缺乏敬意,甚至当面对胡桂芳揶揄起来。 但此时已经没人顾得上和他计较了,连同近前比对过的官员,包括胡桂芳在内,全都凝神屏息想听听两者之间到底有什么区别,能不能推翻安南使节的指控。 “先说这件半身甲,此物乃万岁爷的神来之笔,以百炼精钢垫底,用万石巨锤一次压制而成,分为前后两片,由精钢铰链连接,轻薄而劲弩不可透。这件就差远了,质地粗糙厚重,虽经打磨却可见明显捶打痕迹。 再说这支火铳,啧啧啧……奴婢都为它汗颜,不知是从哪里弄来的劣等货色,也敢冒充我大明精锐利器。此铳若是能连发十次不炸裂,张某愿意吃下肚去!不讲也罢。 最可笑的就要数此张腰牌了!万岁爷所建海军乃国之重器,千户一职仅仅七八位,怎能佩戴如此低劣之物。 请看,真正的海军腰牌与盔甲一样,是由万岁爷钦点的合金铜用精钢为模一次压铸出来的,无论字体还是纹饰,皆栩栩如生。说句托大的话,就算把宫里的能工巧匠全找来,也无法仿制的一模一样,只能用来蒙骗外人。 诸位有所不知,凡是海军佩戴盔甲、武器、腰牌,上面都有工匠印记和工厂编号,以便事后追查。安南使节呈献的证物不仅做工粗糙,也不带任何印记和编号,绝非海军之物!” 不过张然有一点比王安占优,那就是嗓门大。不知道是常年习武中气足还是天生来的,用尽全力之后把礼部和司礼监负责在朝会上宣唱的人都给比下去了,字字铿锵、句句绕梁。